本報記者 李曄
  與豫園一牆之隔的安仁街上,隨便尋個人,幾乎都知“老阿姨”。那是位84歲的老太,替人理髮至今已半個世紀有餘。每天13時左右,她會踩著輛自行車,趕到城隍廟來擺攤。
  老太名叫黃蘭芳,早年住城隍廟一帶,後搬家到老西門。她從“姑娘”時起就給人剃頭,最初是挑一副剃頭擔子,穿街走巷。歷經歲月風霜,她自嘆走不動了,於是便漸漸固定在安仁街上豫園牆外一根電線桿下、一拉麵攤旁。
  她的剃頭攤,簡陋到不能再簡陋,一個破舊的咖啡色包內,噴水壺、電推子、木梳、刮鬍刀和剪子,便是其全部設備。至於供客人坐的一把椅子、一個凳子,平時她就留在攤位並不帶走,因為太破舊,不擔心被人撿了走。
  沒有電吹風,也無處洗頭,但老太的剃頭功夫很了得。一般情況下,僅靠一把市面上已覓不到的電推子,和著一把梳子,無論男女,三下五除二,都是幾分鐘搞定。有些男顧客要刮面,老太沒有剃鬚膏,就在水壺裡就點清水,仔細颳著。旁人倒是看得目瞪口獃、嘖嘖稱贊:“這都應該算是特技了吧?外面的美容理髮店里,哪個小年輕還會這手藝?”
  老太的這些工具,也都是“上了年紀”了,正因為朴素到幾無成本,她才能堅持多年低價——無論男女,一律5元。來的也多是老客戶,包括城隍廟附近的居民、老太過去的鄰居,甚至是那些因動遷或搬家而一度失散的“發小”。據周圍人說,前不久,就有一位同樣84歲高齡的老太,特意轉乘了3輛公交車,耗時近2個小時,從金橋趕來,就為了請黃蘭芳理個發!公交車費倒比剃頭費貴呢!除了衝著黃蘭芳過硬的理髮技術而來,其實更重要的,是出於信任和友情,以及重溫一下那漸漸消逝的老弄堂溫情。
  (原標題:小小理髮攤 半世紀溫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sxjtgvevgz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